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新店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幸福人生三好最重要
2025-07-22
「您想知道如何增進我們人生的幸福嗎?」「面對陽光,你就看不到陰影」,佛光山新店禪淨中心7月18日,禮請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主講「幸福人生三好最重要」,讓人明瞭觀念轉變的那一瞬間就是幸福的所在。60位信眾從聆聽法要當中享受著歡樂。
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;問我平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。」如宗法師解說,這幾句話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最好的寫照,亦是大師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,他一生的心願是讓全普天下的人能平安幸福。為緬懷大師特別以「幸福人生」為標題,和大家分享;希望大家因為佛法相聚在一起,並因為佛法而幸福,每個人也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佛光山所提倡的三好–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大家都能朗朗上口;但是「三好」不容淪為口號,因為營造幸福的人生,「三好」是一個努力的過程。如果忘記「三好」的內涵,不知如何「行三好」,像是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不是究竟之道。
法師舉例追著尾巴找尋幸福的小狗,闡述「我們在生活中不斷追尋幸福,卻常忽略了幸福,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。幸福不是一味追逐,而是要專注珍惜於當下的生活。追悔過去、無視現在擁有的一切,原地轉圈圈,都讓我們與幸福擦身而過。只要我的腳步向前,尾巴上的幸福快樂自然就跟隨我。」
法師再舉一例,有兩戶人家是鄰居,李家每天吵架,而隔壁張家每天歡笑聲入耳。有一天,李家跑來問張家:「為什麼你們家會那麼開心快樂,而我們家會那麼痛苦,度日如年。」張家回答:「因為你們家全部都是好人,而我們家全部都是壞人。比如打翻了水杯,你們家都是好人,永遠都只則是別人的錯,不小心打破了水杯;而我們家都搶著做壞人,每個人都先認錯,怪自己沒將杯子放好,把自己當作壞人,所以家庭要和樂就從吃虧中改變自己」。
法師表示,吃虧是做人處世成功的不二法門,願意吃虧自然得到好的因緣。學習水的就下,謙卑自躬,好處讓別人享受,壞處自己承擔,從讓步吃虧之中來訓練自己的心性,擴大自己的心量。
佛光山未來50年,將注重「說唱弘法」,法師又以多首人間音緣〈幸福是啥物〉、〈十修歌〉來詮釋幸福的真義,最後以〈幸福〉這首歌做為總結,自己人生這一份的幸福,不是憑藉外在物質條件得到的,而是來自自己的心中。
新店一會吳淑倩覺得學佛是最幸福的事,尤其在日常生活裡落實。「像今晚我擔任知賓,布施體力和精神義工服務,是益人利己的好事,又能參加佛學講座親近佛法,今晚真的是法喜充滿,藉由佛法的力量來茲潤人心,又可以長養道心。」
信眾楊卉蓁認為幸福人生要靠內心的修煉而成,每天「行三好」,一點一滴的累積,就能離煩惱遠一點,得到內心的安樂與幸福。「心生則種種法生,心滅則種種法滅」,內心的樂觀或悲觀,雖然有外在的因緣,但多數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。
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;問我平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。」如宗法師解說,這幾句話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最好的寫照,亦是大師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,他一生的心願是讓全普天下的人能平安幸福。為緬懷大師特別以「幸福人生」為標題,和大家分享;希望大家因為佛法相聚在一起,並因為佛法而幸福,每個人也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佛光山所提倡的三好–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大家都能朗朗上口;但是「三好」不容淪為口號,因為營造幸福的人生,「三好」是一個努力的過程。如果忘記「三好」的內涵,不知如何「行三好」,像是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不是究竟之道。
法師舉例追著尾巴找尋幸福的小狗,闡述「我們在生活中不斷追尋幸福,卻常忽略了幸福,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。幸福不是一味追逐,而是要專注珍惜於當下的生活。追悔過去、無視現在擁有的一切,原地轉圈圈,都讓我們與幸福擦身而過。只要我的腳步向前,尾巴上的幸福快樂自然就跟隨我。」
法師再舉一例,有兩戶人家是鄰居,李家每天吵架,而隔壁張家每天歡笑聲入耳。有一天,李家跑來問張家:「為什麼你們家會那麼開心快樂,而我們家會那麼痛苦,度日如年。」張家回答:「因為你們家全部都是好人,而我們家全部都是壞人。比如打翻了水杯,你們家都是好人,永遠都只則是別人的錯,不小心打破了水杯;而我們家都搶著做壞人,每個人都先認錯,怪自己沒將杯子放好,把自己當作壞人,所以家庭要和樂就從吃虧中改變自己」。
法師表示,吃虧是做人處世成功的不二法門,願意吃虧自然得到好的因緣。學習水的就下,謙卑自躬,好處讓別人享受,壞處自己承擔,從讓步吃虧之中來訓練自己的心性,擴大自己的心量。
佛光山未來50年,將注重「說唱弘法」,法師又以多首人間音緣〈幸福是啥物〉、〈十修歌〉來詮釋幸福的真義,最後以〈幸福〉這首歌做為總結,自己人生這一份的幸福,不是憑藉外在物質條件得到的,而是來自自己的心中。
新店一會吳淑倩覺得學佛是最幸福的事,尤其在日常生活裡落實。「像今晚我擔任知賓,布施體力和精神義工服務,是益人利己的好事,又能參加佛學講座親近佛法,今晚真的是法喜充滿,藉由佛法的力量來茲潤人心,又可以長養道心。」
信眾楊卉蓁認為幸福人生要靠內心的修煉而成,每天「行三好」,一點一滴的累積,就能離煩惱遠一點,得到內心的安樂與幸福。「心生則種種法生,心滅則種種法滅」,內心的樂觀或悲觀,雖然有外在的因緣,但多數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